|
|
|
|
 |
|
毛主席不愧为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在他艰难曲折、波澜壮阔的一生中形成的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成为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指导着我们方方面面的工作。他早在瑞金时期就明确提出了要善于“团结和总结”的思想,有效地指导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进程。至今这一思想仍是指导我们做好工作、干好事业的有效方法。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用心领会、真诚运用、扎实实践。
那时,因受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的影响,致使红军连吃败仗,中央红军指挥机关里,出现了意见不一、行动不和的矛盾现象,官兵也怨气十足,严重影响了军队建设和中国革命的前程。毛主席在分析和回顾工作时,高瞻远瞩地向红军机关领导同志们提出了要牢记两个“结”字的劝导和要求,一是要加强团结,二是要学会总结。纵观毛主席的一生,始终把团结看得至关重要。在战争年代,他就多次提出关于团结的问题,他曾讲:“只有经过共产党的团结,才能达到全阶级和全民族的团结,只有经过全阶级全民族的团结,才能战胜敌人,完成民族和民主革命的任务。”并坚定地指出:“一切妨害团结的现象,都在必须克服之列。”尤其是他提出的“团结—批评—团结”的思想,成为我党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一个具体化的公式。他指出:“就是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或者斗争使矛盾得到解决,从而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并号召“共产党员们!……加强你们的团结,团结得如像一个人一样吧!”这一切都是对人们的殷切教诲。
一个团体、一个组织、一个企业、一个单位,工作繁杂、千头万绪,人员众多、性情各异,因此,工作上不可能不出现矛盾和问题,但是,出了矛盾问题怎么办?要认真倾听和分析来自不同方面的不同意见,以达到问题的合理解决,决不能固执己见、我行我素,那样,势必造成不必要的人际关系的不和,更重要的是会严重影响工作的开展。要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本照“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遇事多作批评和自我批评。就拿南街村的事业来说,就是要能够从工作大局出发、从集体利益出发,站在集体事业发展的高度来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决不能自负赌气,更不能无事生非、故意制造矛盾、“损人利己”。这就要求我们大家,从工作上讲,要把责任放在首位,以集体利益为重,以有利于工作为重;从个人品格、风格和作风上讲,要有大度的胸怀,常看别人长处,常省自身不足,尤其是对于自身存在的错误与不足,要能够“放下架子,拉开面子”,不能讳疾忌医。能不能做到这一点,反映的是有没有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勇气,体现出的是一个人的品质涵养,尤其是对共产党员来说,体现出的更是自身的素质、觉悟和党性原则。
团结出活力,团结出朝气,团结出和谐,团结出凝聚力和战斗力,但也决不能搞无原则的团结。愿我们大家认真遵循“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加强团结,尤其是思想上的团结、工作上的团结,万众一心,努力工作,不断把集体事业推向前进。
善于总结是一种良好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它能够帮助我们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毛主席之所以被称为“常胜将军”,就是他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结果。善于总结,就要求我们遇事要勤于观察思考,使自己时刻处于头脑清醒状态,要能够切实明白工作成败的原因,常问自己为什么、怎么办,特别是对于工作中的错误和不足之处,更应如此。总结知不足,总结知荣辱,总结出智慧,总结出思路,要把每一次总结当成一个进步的台阶,在总结中前进、在总结中发展。一个人或一个单位的工作不可能都十全十美、尽如人愿,但如果对于差距、不足乃至失败,常抱一种糊涂思想或无所谓的态度,那就是进一步走向失败的开端;如果能够找出差距,在失败中总结成功的方法,那必将是进步的开始。善于总结对于我们的工作来说大有帮助。因此,工作上,在善于学习和借鉴别人长处的同时,更要注重总结和整改自身的不足之处。然而,人们往往容易看到的是别人的不足,而对自身的缺点却讳莫如深,有时即便是总结反思了,也只是轻描淡写、文过饰非,不真诚、不深入,没有一个端正的态度,这是工作中严重的思想障碍和不利因素,必须坚决克服。
能否做到善于总结,既是一个工作方法问题,更是一种责任心问题。新的一年刚刚开始,正是我们承前启后,进行回顾总结的大好时机,特别是春节将至,我们在欢乐过节、放松身心的日子里,不妨对自身和单位工作再进行一次全面的回顾,认真总结和分析一下成败的原因,为新一年的工作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尤其是班长代表村党委提出了“抓教育,促管理,强心壮体为南街”的2010年工作指导思想,我们一定要围绕这一指导思想认真系统、全面细致地谋划新工作,理出新思路,满怀豪情地在新的征程中,为集体事业新的发展创造新的业绩。
让我们认真学学毛主席的两个“结”,从博大精深的毛泽东思想中找到工作中的好方法,只要我们牢记团结、善于总结,就一定会对工作和人生大有裨益。
|
|
|
|
|
|
作者:盛干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