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街村要闻
南街村报
社会各界看南街村
领导视察
南街村人自己编的书
联系我们
网站留言
 相关文章
·调味品公司 新年再创新辉煌
·能源设备部 调味品公司等
·我村六家企业被授予漯河市“文
·南街村集团与武商集团达成战略
·幼儿园举行喜迎元旦游园活动企
·南街村食品香飘海外
南街村报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走进南街村 > 南街村报 > > 2024年 > 第1363期
南街村离共产主义还有多远?
更新时间:2024/4/19 8:31:35  |   阅读:708   |   收藏  |   打印  |   关闭
关键词: 目录:2024年第1363期文化生活
马克思指出:“平等作为共产主义的基础,是共产主义的政治论据。”马克思描绘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特征时指出,物质生产极大丰富,公有制代替私有制,阶级消灭,人人平等,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其中“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就是最重要的特征。
从共同富裕到“人类大同”相互贯通,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描绘的理想社会的本质,反映了人类对美好未来的共同追求,也激励着一代一代有志之士为之奋斗。
中国式现代化就是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更不是社会主义,也不是共产主义。我们党赋予共同富裕的理论高度和历史底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融通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治国之道、福民为始的施政理念贯通于为民造福的初心使命,“贫富有度”与“天下同利”的美好远景体现于坚决防止两极分化的不懈追求。现代化之路上,中国共产党孜孜以求的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全力以赴的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南街村的共同富裕道路就是共产主义的一种实践,南街村的分配制度进行了改革,即工资+供给,工资体现的是按劳分配,供给体现的是按需分配,工资比重小,供给比重大,更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如今南街村对群众实行柴米油盐免费,医疗、教育、防疫、养老免费、住房免费。每年用于村民、荣誉村民的福利供给,折合人民币达7000万元。其中医疗费用就有1000万元,支付在校大中专学生的费用240万元。一个“免”字体现了共同富裕,解决了群众的生活之忧,增强了群众的幸福感,南街村被称为“世外桃源”。实践证明,南街村所走的道路就是共产主义道路,尽管与共产主义还有遥远的路程,但却是向共产主义目标迈进的坚实步伐。
四、由集中代替分散,探索共产主义的实现途径
马克思指出:“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影响自然界,而且也相互影响。他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和相互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产生了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地和有计划地利用生产力。”马克思在这里指出了“共同活动”“相互交换”和“共同联合体”,说明集体和集中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就没有共同生活、共同交往、共同劳动,也不会促进生产力的提高。
再看看甲骨文的“众”字,甲骨文“众”字表示多人集结,三人则为众。在环境恶劣、生产工具落后的情况下,古人意识到个人力量单薄,无法与自然界抗衡,因而必须依靠众人齐心协力。只有众人合力,才能进行生产劳动或与自然界抗争。
1986年,南街村开始将分散的土地收回集中经营,兴起了黄土地上的第二次革命。土地的集体经营为机械化操作和规模化经营提供了极大方便,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在集体土地上建起了企业,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实现了由分散到集中的转变,零散的村户经济被集中经营所代替,生产资料实现了集体所有制,用实力证明公有制的优越性。
从分散到集中,体现了集体的力量,走集体化的道路,依靠集体的力量战胜各种困难。解决“三农”问题从根本上说不能靠私有化,只能靠集中,靠公有化解决。华西村、刘庄村等一些农村坚持土地规模经营,走集体化道路,集中力量进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都显示了集体化的优越性。
生产资料公有制必须以集中为前提,集中的关键是土地集中,然后实现生产资料集中。有人难免会问,这种集中的经营是不是又端起过去的“大锅饭”?不是,这种集中不是计划经济时代那种出勤不出力、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大锅饭”,这种“大锅饭”蕴含了党组织对经济工作的统一领导,蕴含了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蕴含了生产力要素的统一协调,蕴含了公平与效率的相互结合,蕴含了集体化道路和共同富裕等共产主义因素。
南街村从分散到集中的转折,也是由穷到富的转折,是由贫富不均到共同富裕的转折,是南街村历史上的重大转折。实践证明,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抱成团,个人力量总是有限,集体力量大如天,集中力量才能干大事。相信集体、爱护集体、紧跟集体,与集体同甘共苦,同呼吸共命运,南街人就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南街村所走的道路就是从集体到公有的道路,由贫富不均到共同富裕的道路,也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路。
五、南街村离共产主义还有多远?
共产主义究竟离我们还有多远?我们的答案是:共产主义既在前方,又在我们身边。
自有共产主义运动以来,尽管共产主义制度还没有在地球上实现,但工人阶级的每次斗争实践,都是共产主义的一个组成部分。100多年前,列宁继承和发展了
马克思主义,率先领导俄国人民推翻了沙皇统治,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共产主义不是一种“乌托邦”式的幻梦,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和运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共产主义不仅是一种理论的模式,而且是一种运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运动,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改造世界的运动,这种运动是不可抗拒的。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进而到社会主义社会都是社会运动的结果,共产主义也必然在运动中实现。
共产主义不是一蹴而成,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尽管我们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每时每刻我们都积累着共产主义的因素,每时每刻都有共产主义的伟大实践。
共产主义距我们仍然遥远,但遥远不等于不能实现。2018年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共产党宣言》揭示的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然趋势,奠定了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精神家园的理论基础。”巴黎公社的诞生,马克思从中分析指出,这不仅是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诞生,而且也萌发出共产主义的萌芽,如人民当家做主、人人平等、取消特权、思想自由、成立工人合作社、实行劳动保障、减免债务、开展教育改革、发动女权运动,等等。只存在72天的巴黎公社却诞生了共产主义的雏形。
十月革命后,列宁高度称赞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是伟大的创举。他为此写出《伟大的创举》和《论“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称赞这是共产主义奉献精神的体现,其意义不亚于一场革命。“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之所以具有巨大的历史意义,是因为它向我们表明了工人自觉自愿提高劳动生产率、建立新的劳动纪律、创造社会主义的经济条件和生活条件的首创精神。”“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之所以异常宝贵,因为它是共产主义的实际应用。”
共产主义是科学的伟大实践。共产主义的因素已经存在于社会主义现实中。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正在为此不懈奋斗。每时每刻都有共产主义的因素,每时每刻我们都在为共产主义而实践。由南街村的共产主义实践可以看到,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尤其党的十八大以来,着力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不断深入推进改革开放,释放生产活力,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造日益增多的社会财富,不断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为共产主义创造丰厚的物质基础。
我们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大力开展扶贫攻坚,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让人们共享劳动和改革的成果。
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让人民当家做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努力增进人民福祉。提高人民素质,使广大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张扬,尊严得到保证,实现自由全面发展。
我们大力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使这些共产主义因素在实践中充分体现。在抗震救灾、抵御各种重大自然灾害斗争中,在抗击新冠病毒斗争中,我们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许许多多的人在大灾大难面前挺身而出,奉献爱心,这就是共产主义思想的生动实践。每一个人都是共产主义的实践者,人人为共产主义添砖加瓦,共产主义的大厦就一定会建成。
共产主义不是“山在虚无缥缈间”的“幻影理论”“幻影制度”。未来共产主义大厦也决非空中楼阁,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运动。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但又站在共产主义的门槛前。只要一代又一代人持之以恒地奋斗,随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因素的增加和共产主义萌芽的不断成长,我们距共产主义就会越来越近,共产主义一定会在千曲百折中实现。在漫长的征途中,我们更需要的是信仰的坚定。历史潮流奔腾向前,共产主义如同九曲黄河,虽千回百转,终将流入大海。我们党把实现共产主义写进《党章》:“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习总书记说:“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一代代的革命者、一代代的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流血牺牲,正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我们要坚定信仰,毫不动摇,一步一个脚印地践行。
南街村的实践是共产主义的星星之火,但我们坚信,这种星星之火必将越燃越大、越燃越旺,南街村的实践将带动更多的践行者,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亿万人民砥砺前行,努力奋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斗争中,我们与共产主义也必将越来越近。
(作者系济源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名誉会长,河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
内容共2页  |  当前在第2页     1   2  
 
 
作者:admin    
红色南街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