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街村要闻
南街村报
社会各界看南街村
领导视察
南街村人自己编的书
联系我们
网站留言
 相关文章
·胶印公司生产火 全员忙
·全员创佳绩、方便面厂开展“五
·粮贸公司“南街村”食用油上市
·能源设备部全面总结 强化管理
·生产部召开2016年安全生产
·振奋精神 鼓舞士气 啤酒公司
南街村报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走进南街村 > 南街村报 > > 2016年 > 第953期
职工食堂群力打造舌尖上的温馨
更新时间:2016/1/8 10:10:51  |   阅读:3864   |   收藏  |   打印  |   关闭
关键词: 目录:2016年第953期南街新闻

职工食堂群力打造舌尖上的温馨

通讯员 刘淑霞

    每星期一上午,是职工食堂班子成员到各食堂检查工作的时间。8点钟,当我们来到食堂操作间时,回汉两个食堂的工作人员忙得正酣。汤锅组的师傅已将操作间的地面冲得一尘不染、锅勺刷得锃亮,锅里的水正沸腾着。菜案的师傅“噼噼啪啪”有节奏地切着新鲜的肉、木耳和苜蓿等食材,切好后用雪白的笼布搭好待用。面案上的馍球摆得整齐均匀,正在上笼。我们仿佛在倾听一首悦耳的锅碗瓢盆交响曲。
    严管理
    对食堂来说,饭菜味道重要,但饭菜的质量和卫生更重要。怎样让职工村民吃上放心馍、放心饭菜?管理是关键。职工食堂共有70多名职工,平均年龄在55岁左右,文化程度大多居初中以下。面对这样的群体,职工食堂主任耿洪德强调最多的有两点:管理规范和落实到位。他常说:“管理不规范、落实不严格,就培养不出真正的先进。”耿洪德很重视班前班后会的效果,经常要求两个食堂勤开会、勤布置、勤落实,多表扬、少批评、善鼓励,问题总结透、隐患归为零,职工思想不能出问题、日常管理不能出漏洞。他还注重培养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要求后勤党员干部每周至少3次到车间参加劳动,既监管,又锻炼。他每周都要召开班子人员碰头会,了解各车间、科室的情况。为了提高食堂饭菜的质量和档次,两个食堂的车间主任、带班主任每周都要开碰头会,研究每天的饭菜食谱,结合就餐人员的建议和季节变化,不断创新,耿洪德亲自对食谱和菜谱把关后,才在黑板报上公布。
    汉民食堂车间主任李凯阳和清真食堂车间主任黄大强,是耿洪德培养的两个得力干将。他们两个现场管理搞得好,落实食堂制度一丝不苟,通过班前班后会、交接班制度等形式解决当天的问题,使工作井然有序。工作上他们以身作则,打扫操作间、冲院内下水沟,不管什么活儿,说干就干,从不摆架子。两位主任为食堂先进群体的培养树立了标尺,起到了推动作用。
重落实
    还没进汉民食堂操作间,就闻到了浓浓的葱姜蒜烹炒鲜肉的香味。汤锅组今天给职工们做最受欢迎的肉片汤。汤锅组是食堂2015年度评出的先进班组之一。全组共4个成员,平均年龄55岁。带班长陈祥民是2015年食堂技术比武汤锅组的冠军。4人在食堂工作多年,做饭是行家,在火候、配料、营养搭配等方面掌握得游刃有余。他们组的奋斗目标是:大食堂做出小家的味道,不能仅停留在让职工吃饱的水平。他们自制食谱和菜谱,公布在食堂门口,便于接受监督;他们想方设法翻新花样,让就餐者天天有新鲜感;他们主动向同行学习交流,不断完善做饭技巧;他们注重总结经验,在打饭时经常询问各单位对饭菜的评价,听从各种意见和建议。为了防止“病从口入”,保证食品安全,陈祥民每天带领杨文卿、杨付喜、师松贵3位同志打扫操作间,清理面案、锅灶、餐具的卫生,防蚊防蝇;对每样菜都多次清洗,切好盖好;用过的案板、饭桶都用洗净的笼布遮盖;操作间的下水沟每天及时清理,保证畅通无异味;做饭用的食材过期了坚决不用、变质了坚决扔掉。他们用高度的责任感确保食堂干净整洁、饭菜新鲜可口。
    清真食堂蒸馍组也是食堂2015年度的先进班组,共7人。面对4个馍亭的村民和企业的职工,全组每月出馍8000多斤,春节达到1万多斤。带班长张秋颖深知肩上责任的分量,她白天和职工们一起打扫操作间、清洗馍笼、抬馍格,晚上回家一遍遍查点收回的馍票,做到馍、票、账本三对照。在她的带动下,全组7名职工团结互助,谁忙不过来,大家就动手帮助,争着干、比着干。蒸馍工蔡跃生虽是个30多岁的年轻人,蒸馍技术却很高,他蒸出的馒头虚、白、香,深受职工村民好评。蔡跃生说,他每天都要蒸40多格近5000个馍,凌晨两三点就要起来观察面发的程度,严格把握发面的时间和用碱的多少,上笼后还要不停地闻闻馍的味道,唯恐馍酸了、碱大了。在2015年食堂的技术比武中,蔡跃生夺得了蒸馍组第一名。
    靠实干
    食堂在2015年度培养先进群体工作中,共产生了4个年度先进个人,他们每个人都帮带了一至两名培养对象。他们的实干、敬业精神和对工作的热情、激情,激励着每一个被帮带者,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职工。
    闲不住的张栓。村民张栓是汉民食堂的带班主任,是个闲不住的人。清晨4点半就到操作间,打着天然气、烧上水,把做饭用的原材料准备齐全,检查一下各项设备是否有损坏、跑冒滴漏的。等人齐了,看到谁忙不过来,她就过去搭把手。饭做好了,她麻利地把饭桶一个个擦洗干净,盛好饭,和别人一起抬到车间外面。厂里的职工来打饭,她又忙不迭地帮忙往车上抬。餐厅里打饭的人手不够,她就当替补,直到职工就餐结束才回家。有人问张栓:“你每天都这样,累不累?”张栓认真地说:“不累是瞎话。但咱享受着集体的福利,为集体出点力作为回报,累也高兴。”
    善于钻研的耿颖平。见到耿颖平时,她正在车间摆馍球。只见她两只手同时拿两个馍球,节奏飞快地摆放在笼格上,既整齐又均匀,一个笼格100多个馍球,不到两分钟就摆完了,令人惊叹不已。耿颖平说,摆馍球这个活儿看着简单,却有技术性。不论春夏秋冬,她和同事们每天都要摆上几十格馍球,清洗几十条笼布,摆得慢了会耽误上笼。为了提高效率,她不断琢磨如何提高摆馍球的速度。开始一次只摆一个,逐步演练成两只手同时各摆一个,后来练成两只手同时摆两个到三个,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夏天温度高,每天都汗流浃背,衣服湿了又干,但每笼馍球她都不马虎。由于基本功扎实,在2015年食堂的技术比武中,耿颖平获得了面案组第一名的好成绩。
    心装职责的樊汉生。65岁的老党员樊汉生是清真食堂汤锅组的带班主任,经常早到晚归,带头打扫卫生、刷锅、洗菜、切菜,样样都干,等大家都到岗了,他也把准备工作做好了。做饭的活儿看着简单,干起来却不轻松,每样都是体力活儿。上年龄了,站时间长,有时腰酸腿疼受不了,他就歇歇再干。为了提高饭菜的色香味,他每天都在按食谱琢磨怎样掌握火候、怎样让鲜味更突出、怎样做出老百姓家里饭菜的味道。回民开斋节,正是天气最炎热的时候。整整一个月的时间,他除了干好本职工作,还一个人承担了为南街清真寺80多位伊斯兰教群众做开斋饭的任务。在高温的操作间,他常常汗流浃背,用心做着每一顿饭。由于老年人居多,他尽量做得菜软肉烂,深得大家满意。
    爱管“闲事”的王梦花。清真食堂汤锅组职工王梦花,是个心直口快、爱管“闲事”的人。她干活儿麻利,眼里有活儿,每天上班都提前半小时,主动打扫卫生、清洗餐具,开始上班后,她又切菜、搅锅、抬料、轧面条、擦锅台等,样样活儿都抢着干。她爱干净,急活儿,看到地冲得不干净,她便自己动手再冲;别人洗过的菜,她再亲自淘两遍才放心;粉条下锅前她要冲干净,剩余的立即整理好、盖好;每天坚持下班后把车间的门帘和墙壁擦一遍、地冲干净、物品摆放好,做到工完场清。她不怕得罪人,谁干活儿偷懒、活儿干不利索,她当场指出;看见谁拿车间的物品或者馒头,她立即制止。虽然她的直脾气得罪了个别人,但得到了大多数职工的支持和赞同,职工们的工作作风也因此得到了明显转变。
    在食堂的先进群体身上,体现着对平凡工作的热爱与坚持,他们将朴实的爱心倾注于每碗粥、每锅菜、每个馒头,全力为南街村的职工和村民打造着舌尖上的温馨。

 
 
作者:admin    
红色南街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