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街村要闻
南街村报
社会各界看南街村
领导视察
南街村人自己编的书
联系我们
网站留言
 相关文章
·南街村唱响安全“四部曲”
·脆片“成长”记
·南街村:线上线下运行 为消费
·南街村召开新闻宣传工作会议
·南街村集团组织无偿献血活动荣
·漯河市公安局源汇分局来我村
南街村报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走进南街村 > 南街村报 > > 2020年 > 第1170期
麦收记忆
更新时间:2020/6/10 10:43:34  |   阅读:1498   |   收藏  |   打印  |   关闭
关键词: 目录:2020年第1170期文化生活

麦收记忆
(一)旅游公司   司红霞
“我在老家收麦呢,现在都是机械化,一天就麦罢啦!”听着朋友打来的电话,不由引起了我儿时的麦收回忆……
记得那时我才七八岁,每到麦收时节,在凌晨天还蒙蒙亮的时候,父母便拿起镰刀,拉起架子车,随手用布袋装上几个馒头,再掂上一个小水壶,趁着天还不热下地去割麦子。那时的我们,麦收时节可以不上学,闲不住的我常常到地头儿去凑热闹。田间的父母弯着腰、一镰刀一镰刀地收割着麦子,然后熟练地再一捆捆绑起来……随着阳光越来越强,硕大的汗珠从父母脸颊滑下,衣裳早已被汗水浸透,头上戴着的草帽也明显印出一圈汗渍,脸上的汗珠还在不停地往下淌着。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我本想把割好的麦子拢成堆儿,但是麦子被弄得长短不齐,捆起来更加费劲了。母亲哭笑不得:“你去找个树荫歇着吧!我们口渴了,你来送点水就可以了。”但一心想帮忙的我看着一旁邻居家的小姐姐在捡拾麦穗,也便学着捡起麦穗儿来。不一会儿,又累又热的我便忍不住跑到树荫下去乘凉,手里还握着一根5分钱买的冰棍儿,坐在地头儿看着来来往往拉麦子的架子车,车上偶尔还会有小孩儿趴在厚实的麦秸上,一边开心地前仰后合,一边小手又紧紧地抓着刹车的绳子,生怕一不小心从车上摔下来。记得那时麦子收回去还要用石磙碾压,然后翻晒、扬糠,最后归仓,一个麦口下来至少要十多天。当时我小小的脑袋里还憧憬着:如果能少种一点儿地,如果可以轻松一点儿收割、如果不用人力去拉麦子……那该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呀!
后来,村里有人购买了打麦机,大家伙儿开始连夜排队打麦子。大人们负责往机器里送麦以及整理麦秸垛,小孩子负责接端麦子。机器轰鸣,人声鼎沸,热闹的麦收景象让人至今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传统的镰刀收割已成为过去,农民再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苦劳作,现代化的农业科技,让人们体验到了方便、快捷、高效的农业种植。生活在南街村的我们更是幸福的,土地有专业人员负责管理和耕种,大家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忙碌着,不再为一年一季的麦收而忙前忙后,却依然能享受到丰收的果实和喜悦。
这是一个火热的六月,也是一个丰收的六月,看着丰收的场景,儿时的麦收往事已成为美好的回忆……

(二)方便面厂   谷淑赫

傍晚时分,听到远处传来布谷鸟的“歌声”,儿子兴奋地大喊:“妈妈,老师说了,布谷鸟唱歌时,麦子就快成熟了!”是啊,整日忙于工作,竟忽略了麦子已到了成熟的季节,记忆里关于麦收的场景瞬间鲜活起来……
上小学时,每年一到麦口,我们就会“放麦假”。几乎每个农村孩子都会随着父母到田间收麦子。准备收麦的前天晚上,爸爸便把家里的镰刀磨得锃亮锋利。第二天天还没亮,我们姐弟三人就被母亲从被窝“拽”出来,掂上一壶水,每人手里塞上两个包子,边走边吃,随着父母下地。一到地里,父母便抄起镰刀开始“唰唰”地干起来……不多时,天就大亮了,已经割了一阵儿的大人们停下休息,喝些水,聊会儿天,便会投入到新一轮的“战斗”。孩子们这时就会应父母的要求,一人拿一个布袋,跟在大人后面拾麦穗。刚开始还觉得新鲜,互相比赛,看谁拾得多,但是当火辣辣的阳光炙烤下来,再加上麦茬锋利,不小心就会划破胳膊,一道道红印被汗水侵蚀,又痒又疼,难受异常。孩子们开始耍赖,一屁股坐到田间叫疼喊累,再不愿起来干活儿了。这时各家父母开始使出“杀手锏”,有连哄带骗的,有“河东狮吼”的,此时的田间是温馨的、热闹的。我从爸爸那里争取到拾一袋麦穗就给五毛钱的承诺,拾得多,给得多。为了有更多的零花钱,我带着弟弟妹妹铆足了劲儿干,最后,从爸爸那里得了两块钱的奖励。我们先迫不及待地花三毛钱买了三袋“酸溜溜”汽水,来慰劳干活儿的辛苦,那又酸又爽的滋味,直沁心田……
麦子收回家,就该打麦子了。我家屋后就是打麦场,为不耽误第二天的活计,父母在屋后扯了个灯泡,连夜打麦。打麦机轰隆隆的声音震天响,爸爸往打麦机里运麦穗,妈妈在下面用布袋接麦子,我们三个也是尽全力往爸爸手边运麦子。十点多了,熬不住瞌睡的我们不敢自己回家睡觉,妈妈就把衣服铺在麦秆上,我们三个就着这轰隆隆的歌唱声,也能香甜入梦。往往不知道打麦什么时候结束的,只知道醒来时我们已在自家的床上。问起妈妈,妈妈说是她和爸爸连背带抱把我们三个弄回家的,那时听后是一笑了之,现在想想,是心酸也是幸福。往往过一个麦口得十多天,收麦、打麦、入仓,然后收拾庄稼地,种大豆、玉米等,新一轮的希望在田间悄悄成长,日子也这样一季季地轮回着……
“妈妈,等收麦了咱们去给姥爷帮忙吧,我也能给俺姥爷干活儿了!”女儿的声音拉回我的思绪,十多岁的女儿已经很懂事了,说出的话更是让我心头一热,拉着孩子的手,我说道:“好,咱们去给姥爷收麦去……”

 
 
作者:admin    
红色南街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