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街村要闻
南街村报
社会各界看南街村
领导视察
南街村人自己编的书
联系我们
网站留言
 相关信息
·看一个村剧团的演出
·《求是》南街村专刊
·亲切关怀(四)
·亲切关怀(三)
·亲切关怀(二)
·祝福你南街人
南街村要闻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走进南街村 > 南街村要闻
严管看变化
更新时间:2012/9/7 15:24:38  |   阅读:1575   |   收藏  |   打印  |   关闭
关键词: 作者:baoshe

政治部:环保工作“三个变”
★张玲  介丽娜
当看到政治部8月份《月度绩效及情况汇总表》时,党建办主任王黑笑着说:“这段时间村里的环境治理得
不错,比以前有了很大改观。”近期,环保队按照政治部要求,成立严管领导小组、完善管理制度,使员工
精神面貌、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变,在显示严管威力的同时,把南街村这个国家4A级景区打扮得越发靓丽。
变化之一:花草更美了。村西两个大花园丛生的杂草被清除了,球形树变圆了;幸福长廊两边的绿化带被修
剪得整整齐齐;育才路两边的花木被修成了四边形和心形。东方红广场两侧花园干净整洁、草木旺盛,有形
有状、赏心悦目。
解读:曾经,西花园草坪内杂草丛生、绿化带参差不齐、花草树木长短不一,在政治部组织的检查中,环保
队出现的问题最多。实施严管以来,环保队不以人员少、活儿分散,夏季雨水多、草木旺盛、花草造型难维
持等客观因素为理由,首先做好人的思想工作,树立全员争创先进的信心;其次合理调配人员,化零为整,
分组工作;再次领导带头、率先垂范,队长王金生阴雨天带人修剪花木,晴热天带人打草剪草,祁小军则领
人把全村范围的干枯树枝清理一遍。总结:严管出形象。
变化之二:人更精神了。道路清洁工身着安全服、头戴安全帽,鲜艳的橘红色使她们显得精神焕发,树立了
南街村道路清洁工的窗口形象。
解读:以前道路清洁工着装随便,天气热时更是不穿工作服,还有的扎堆闲聊甚至脱岗。落实严管后,环保
队要求上路的清洁工必须统一着装,并告诫大家,醒目的工作服一是保护自身安全,二是一种监督标识,促
使每个员工高标准要求自己。总结:严管出士气。
变化之三:街道更净了。7千多米长的街道,无论是绿化带、路面、公厕,还是阅报栏、垃圾桶等,都干干
净净、整整齐齐,无愧于“省级卫生村”称号。
解读:南街村优美的环境不仅吸引着远道的客人,更吸引着附近的人们。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到南街
村游玩纳凉的人更是络绎不绝。但有不自觉者随手乱扔果皮等杂物,增加了清洁工的工作量。在落实严管过
程中,环保队坚持“八扫”制度,保证工作质量;坚持检查制度,严格监督落实。清晨,当人们还在睡梦中
,扫地车已开始清除路上的垃圾;早晨6点半,30多名清洁工就开始了工作,她们捡拾绿化带的垃圾、打扫
各条道路卫生、清洁各个公厕,擦拭阅报栏、垃圾桶;上班高峰过后,伴着《敢问路在何方》的乐曲,洒水
车为各条道路洒水,给人们创造了一个优美舒爽的环境。总结:严管出战斗力。

建设部:严管调动积极性
★张旭光
走进建设部,到处干净整洁的环境、人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凸显了建设部落实严管的新变化:工作更加
积极主动、认真细致。
每天早晨刚过7点,大家就已开始打扫卫生了,沟沟缝缝、角角落落,任何地方都不放过,即使是下雨天,
有的同志也打着伞,在自己的卫生区清除平时不易拔掉的地坪杂草。主动学习也是建设部发生的一个可喜变
化。每逢村报、党委文件等学习材料下发,就会看到科室员工认真学习、热烈讨论的场面。作为工程施工管
理单位,工程质量和优质服务永远是建设部的头等大事,无论时间多么紧、任务多么重,他们都想方设法、
保质保量圆满完成。8月27日,建设部接到了南街学校中学部教学楼改造申请报告。为确保在学校9月3日开
学前竣工,建设部立即召开有关技术人员会议,研究部署施工方案,选派精英施工队,于28日一大早进入施
工现场作业。由于中教楼教室顶都是“井”字形混凝土梁,这给施工人员增添了工作量。经过协商,施工人
员愉快地投入了工作。为保证工程质量,管理人员每天从一楼到三楼、再爬上屋顶检查施工工艺,发现问题
,现场处理。为赶进度,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早上班、晚下班、午加班,最终提前一天完成改造任务。
 
调味品公司:严管树标兵 工作齐进步
★朱春景

8月份,调味品公司完成计划产值产量的100%;产品出厂合格率依然是100%,各种事故率为零;清真等4个车
间被评为“卫生管理先进单位”;涌现出了姚伟娜、翟书芳、廖会云等多名表现突出的优秀职工;在全厂综
合大检查中,化验室、肉松车间、辐照库分别被评为最佳科室、车间和库房。落实严管,调味品公司在各方
面从严从细、树立标兵,使各项工作齐头并进。
存车棚是后勤管理的区域,每天早晨6时许,职工们骑着各种电动车、自行车蜂拥而入。待职工们走后,存
车棚管理人员张玉花等就会将车辆逐一摆放整齐,做到横平竖直,既美观好看又确保通道畅通。张玉花说,
我们的工作虽不能直接创造经济效益,但可以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
进入秋季,蟋蟀瞬间多了起来,乱钻乱爬无孔不入。为避免因此造成质量事故,各车间都高度重视,职工们
自觉行动,利用各种办法将车间内外的蟋蟀清除干净。各车间的绿化带生长茂盛,职工们就自己动手精心修
剪,为内部生产提供良好的卫生条件。鸡肉粉车间长期生产鸡糊和牛糊、熬制香辣酱,用水量大,车间湿度
也大,极易造成微生物滋生。职工们不辞劳苦,下力气整顿卫生死角,将所有明沟、阴沟都进行掏挖冲洗,
确保良好的内、外部卫生环境。包三车间生产任务繁重,工作时间较长,厂委领导充分体谅职工的辛苦,想
方设法关心职工,党员干部自发捐款为职工购买纯净水降温解渴,企业每天为每个职工发放两个熟鸡蛋补充
营养。职工们则以厂为家、爱岗敬业、苦拼实干,8月份,包三车间超额完成产量130多吨,有力保障了销售
需要。辐照库保管李妙玲年已六旬,但她每天仍勤勤恳恳地工作。二楼没有水管,她就从一楼一桶桶地往二
楼拎水,将辐照库清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行管部门制订了每日检查卫生制度,月底进行综合评定,有
力促进了全厂卫生面貌大改观。区域卫生抓得好的清真、包三、肉松、鸡肉粉等4个车间被评为8月份“卫生
管理先进单位”。9月1日晚天气突变,内保人员李保柱、林文周、师志远冒着大雨,在厂区认真巡查,将辣
椒垛上没有盖严实的篷布捆绑加固,确保集体财产安然无恙。
“人人都管,才会严管到位;人人都干,才会干出成效。”经理李洪江强调,调味品公司要继续落实严管,
人人严管、人人实干,将严管推向深入。

啤酒公司:严格管理变化新
★邓金涛  王淑花
由以前的开会准时到,到现在的提前到;由以前的上班时服装不齐、拖拖拉拉,到现在的工装齐整、风风火
火;……这一个个变化,彰显着啤酒公司员工通过严管自身素质的日益提升。
走近啤酒公司,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改革创新,追求品质,从严管理,提高效率”的大红宣传标语。为营造
严管的浓厚氛围,啤酒公司在厂门口、办公楼、厂区主干道等醒目位置悬挂严管横幅,开设了“严管理,见
行动,出成效”主题黑板报专栏,并利用村报、文件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学习宣传严管。
为更好地落实严管,啤酒公司组织了“党员干部严管精神演讲下基层活动”,由党员干部亲自向职工宣讲严
管的目的和意义;各个车间、班组召开严管学习会,也都邀请各块儿负责人到场宣讲,以便每个职工都能听
懂、领会、落实好。
严管带来新变化。每天早上不到7点,啤酒公司销售楼前的主干道两旁就有人忙碌了,有的拾垃圾,有的拔
杂草。随着严管的深入,啤酒公司积极发挥党组织、共青团、妇联会等群团组织的作用,由党支部牵头、办
公室组织,带领党员、干部、团员积极参加义务劳动。如今在啤酒公司院内,道路有杂物,立即有人捡拾;
绿化带乱了,立即有人修剪;甚至连以前最难打扫的锅炉房,现在也收拾得干干净净。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严细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精髓……”这是从酿造车间正在召开的严管学习会上传出
的朗读声。学习会上,大家席地而坐,没有了主席台的阻隔,更拉近了干部与职工的距离,也为学习严管增
添了融洽气氛。啤酒公司生产部部长李明生和酿造车间主任张二伟正带领车间职工学习《啤酒公司严管实施
方案》,员工们有的认真倾听,有的快速记录,没有了以往开会时的窃窃私语。为方便职工学习和熟知严管
实施细则,办公室将全厂的严管措施装订成册,下发到各车间和部室。
经理史林伟强调,落实严管并不是不近人情,也不是简单粗暴,而是要注意方式方法、注重细节,做到“学
习上要有学校般的氛围,管理上要有军队般的严格,生活上要有家庭般的温暖”。他要求各级党员干部都要
学会与职工打成一片,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让每个职工都了解严管、明确职责、自加压力,使企业发展得
更有活力。
中国地质大学社会实践团到我村实践
记者段大海
8月26日至29日,中国地质大学社会实践团一行11人到我村进行社会实践。
实践期间,同学们先后到村史馆、图书馆、胶印公司、湿面厂、村民楼等参观,在影视厅聆听了班长的录像
报告,走访了村民、职工、游客等,对南街村的基本情况和企业发展状况有了初步了解。通过参观,同学们
感到南街村红色文化氛围浓厚、环境优美、走集体共同富裕道路优越,确实与众不同。29日上午,同学们在
党委一楼会议室与党委办段林川同志进行了座谈,就实践中遇到的困惑进行了提问,段林川同志详细解答。
南街村领导干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不计名利、全心全意为群众谋福利的精神和作风,给同学们上了生动
的一课。
谈及此行的感受,刘泽同学说:“我们社会实践团带着诸多好奇与疑惑踏上了这片充满生机的红色土地。说
实话,一进入南街村,我们感到最震惊的是这里的街道特别干净,单是这一点,它所反映的群众素质、思想
教育、精神文明建设都是令人崇敬与遐想的。在这几天的走访调查中,我们真正感受到了南街村独特的集体
经济发展模式和走共同富裕道路给村民带来的幸福与愉悦,南街村是真正消灭了贫富差距。我们认为南街村
现在所走的道路是积极向上的,更是可持续的。”

 
红色南街村